木种类繁多,如何挑选优质家具成了难题。很多有购买意向的红木爱好者、消费者常常因为红木家具市场“水太深”而踌躇。如何判断一件红木家具是否精品,有没有收藏价值?
好的红木家具有四要素:“材、艺、型、韵”。顺利掌握这四点,挑选红木家具就是小菜一碟了。
红木家具的选材、用材。
同为红木,不同木种价格相差巨大。一件选材为小叶紫檀的和一件选材为鸡翅木的红木家具,即使其做工、造型、设计完全相同,但其价格与价值体现却大相径庭。
《红木》国家标准将红木定义为紫檀属、黄檀属、柿属、崖豆属及铁刀木属树种的心材。即:只有中间心材是红木,包裹在心材外面的白皮不是红木。心材密度高,防虫蛀,正常使用能保存几百年或以上。但它的白皮却不拥有如此优越的物理性能,放久了会被虫蛀而且会腐烂。
红木生长周期长,稀缺性导致从木料到成品都价格不菲。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节省成本,在制作红木家具的时候往往会把带有白边的材料掺进去一起用,之后就用颜料调出与心材相近的颜色遮掩白边,以次充好。有白边的红木家具收藏价值会大打折扣。
选购红木家具时,如何看白边?
首先看家具的颜色,红木制品未油漆前,呈棕色、紫红、紫黑、黑色。白边颜色则很淡,接近白色。
其次看外观及花纹,主要依据为是否有自然的花纹。如果成品颜色过于黑沉或看不出花纹的,一般可确定为非红木,或掺有白边。
还可以用强光,进行观察辨别。白边一般都在边角等较为隐蔽的地方,一般消费者肉眼难以察觉,因此在购买时不妨带上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,即使是上了漆还是可以看出来。
制作工艺是体现红木家具核心价值的元素之一。
例如:榫卯结构、打磨雕饰、木材烘干等,只有与高超工艺技术相结合,优美的造型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。有文化,有内涵,有气质。“艺”的四大核心环节:木作工艺、雕刻工艺、刮磨工艺、涂饰工艺。
木作工艺,主要看红木家具的接口处。观察家具每个接口的结构是否严谨,是否紧密。传统红木家具是靠榫卯结构搭建起来的,这正是红木家具的精粹。举个例子,坐板外围有木方去固定它,木方与木方的连接按传统的做法是使用透榫(全榫),因为木方间的接触面大,这样的榫比较牢固而且耐用。
开榫比较考验木工技术,接口位一定要精准才能在各个部件连接起来之后,接口紧密,基本上看不到缝。相反的,如果开榫技术精准度不够,各个部件的接口处就会出现虚位,需要用木屑来填补,行内称之为补灰。所以,红木家具的接口位一定要仔细看。
木作工艺,还要看家具的拼板水平。拼板要看两个方面,第一是接口,第二是色差。接口要紧密无缝,接口两边的木纹要相近,最好能连接得上,而板的颜色要接近。拼板的最高境界:拼了等于没拼,多拼拼出独板的效果。拼板拼得好能大大地增加红木家具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。
雕刻工艺,需要观察雕刻画面物象是否层次分明、整体协调;物象间距离的位置、结构、比例、形态及各种特征是否准确;层次深浅是否合理、铲底是否平整,留线是否均匀,有无留疤痕和毛刺;是否手工工艺等。
刮磨工艺,使家具整体达到平滑,可以观察各部位是否平整、光滑,有无波浪形、有无缺痕,对称部位是否对称,线条粗细是否均匀。
要看清红木家具的真实质量,必须要先看表面然后着重往底面和暗角处看。要摸底面的光滑程度,底面光滑不光滑虽然不会影响到日常的使用,但是作为具有艺术价值的红木家具每个角落都应该尽善尽美。而且,如果连底面都打磨得非常光滑的话,证明制造商是有认真做事的态度的。最不起眼的角落都做好了,更何况别的呢?所以一样要摸底面的光滑程度。
涂饰工艺,是整套家具里最后一道重要工序。采用何种涂饰工艺,不仅取决于工艺选择,更取决于白坯的用料做工情况适用何种工艺。当然,不管是传统的生漆、烫蜡工艺,还是现代的擦蜡、油漆工艺,涂面均应平整光滑、手感细腻,无皱皮、漏涂,无划痕、白点、白棱、流挂、积粉和杂渣等明显加工痕迹。
作品的形状和造型。
买艺术品第一感觉是形状,看它造型是否经典,设计是否协调优美,能否产生一定的造型艺术美感,这直接关系到一件家具的整体档次与品位。
红木家具的“型”包括:整体设计是否相称、上中下比重是否对称、用料大小是否合理、侧方前后是否标准、大小尺寸是否协调、各部件高矮粗细比是否合理、纹饰是否与家具的整体框架和谐统一、整体疏密曲直的形式节奏是否到位等。
依托于形材艺之上的味道。
所谓“神韵”,是和艺、型、材联系在一起的一种形而上的境界,也是古典红木家具追求的最高境界。真正的神韵,在于意会,在于感悟。它是一种形而上的境界,也是红木家具追求的最高境界!
要识别家具有没有神韵,最简单可行的办法就是:第一印象,美不美?因为,材质低劣、拼凑,难以打造出神韵;造型蹩脚、臃赘,难以形成神韵;工艺粗糙、含糊,则会毁掉神韵。 |